瞄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實施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行動


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(記者郝孟佳)今天,記者從教育部獲悉,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《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對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作出系統部署。
《方案》提出,實施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行動,瞄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,快速布局一批學科專業點﹔實施基礎學科躍升行動,在一流學科培優行動中加大對基礎學科支持力度﹔實施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孵化行動,布局建設一批示范性學科交叉中心﹔實施存量學科專業優化行動,對社會需求明顯不足、培養質量下滑、辦學條件不足的學科專業點進行預警並提出整改要求﹔實施學科專業內涵更新行動,加快教學內容迭代,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,支持高校教師(教學)發展中心、導師發展中心等高質量建設﹔實施培養模式改革深化行動,建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等新型人才培養平台,加強成熟模式的輻射推廣。
近年來,教育部持續加大學科專業動態調整力度,新設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、區域國別、中共黨史黨建、數字經濟、金融科技、生物育種、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、軌道車輛智能運維等一批新興學科專業。兩年來,支持高校增設博士點1064個、碩士點2258個,撤銷博士點27個、碩士點285個,引導高校新增本科專業點3715個,撤銷和停招6638個,高職新增專業點1.2萬個,撤銷專業點8200余個,學科專業調整力度不斷加大。
《方案》提出,健全供需對接機制,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台﹔創新目錄管理機制,縮短調整周期,加強研究生、本科、高職三類學科專業目錄協同聯動﹔完善分類發展機制,差異化推進基礎類、應用類、戰略類學科專業布局建設﹔改革評價考核機制,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,完善促進學科專業特色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﹔優化激勵引導機制,統籌招生計劃、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,持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。
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,面向低空經濟這一戰略領域,教育部打破三年一輪學位授權審核的限制,支持清華、北航等高校設置“低空技術與工程”目錄外一級學科,支持南航等高校設置相應的目錄外二級學科,今年布點、今年招生。同時,增設了健康與醫療保障、智能視聽工程、國際郵輪管理等29種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本科專業,新增了1839個本科專業點,撤銷不適應需求的本科專業點1428個、停招2220個。面向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新能源汽車、航空航天裝備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、農機裝備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,啟動實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,系統推進集群實施專業、課程、教材、教師、實習實訓5個教學關鍵要素聯動改革。
此外,教育部積極貫徹落實《學位法》,進一步完善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培養、分類評價機制,首次實施通過實踐成果申請碩士學位。今年首屆工程碩博士專項畢業生中,有67名學生通過實踐成果申請學位,改變了傳統學位論文的單一形式,今后將向農業、醫學、法律等更多專業學位類別推廣,進一步強化專業學位以實踐創新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定位和標准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