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
黨網·時政
經濟·科技
社會·法治
文旅·體育
健康·生活
觀點
訪談
國際
軍事
大灣區
台灣
視頻
圖片
教育
登錄
注冊
退出
登錄人民網通行証
立即注冊
記住登錄狀態
忘記密碼?
教育
首頁
|
滾動
|
原創
|
思政
|
高考
|
留學
|
嬰幼兒
|
中小學
|
大學
|
職業教育
|
人民日報寫作課
即時新聞
從“經驗科學”到“精確科學”
深入企業一線 提升職業素養
以“三個強化”鑄魂賦能培育能源報國奮斗者
我科學家破解可穿戴設備供電難題
微塑料粒徑變化影響植物氮吸收機制被揭示
載人登月,要過幾道關(科技視點)
圖片報道
警惕“領取育兒補貼”詐騙套路(服務窗)
用醫學創新守護生命健康(弘揚科學家精神·對話·(特別策劃))
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
人民網
>>
教育
>>
大家
從“經驗科學”到“精確科學”
2025-08-18
陳傳才、岳同夫婦:一份不署名的精神契約
2025-08-07
走近“看不見”的重離子世界(弘揚科學家精神·對話)
2025-08-04
畢生實踐隻為兌現一句承諾
2025-07-09
永不消散的光譜
2025-07-03
專門寫紙條請年輕人為自己的論文把關
2025-06-06
大地之子 俯身為農
2025-06-04
張晉藩:求真 求實 求新
2025-05-26
努力向學 蔚為國用
2025-05-13
“我最在意的身份是教師”
2025-04-21
讓傳統回到日常(大家談人生)
2025-03-25
洪朝生:借一篇錯誤論文給學生上特殊“科學課”
2025-03-24
人民教育家衛興華書房在中國人民大學復原
2025-03-13
楊振斌: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能級
2025-01-22
胡思得:“我只是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”
2024-11-29
為全球教育發展作出中國貢獻
2024-11-12
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: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高校高質量發展
2024-11-06
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: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 培養造就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
2024-11-04
陳先達:“聞道猶能以身求”
2024-10-12
“人民教育家”張晉藩在法大
2024-10-10
黃大年:願將此身長許國
2024-09-26
弘揚教育家精神 做新時代“大先生”
2024-09-26
深耕法史 悉心育人(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)
2024-09-26
中央宣傳部追授楊士莪同志“時代楷模”稱號
2024-09-20
一生為國“聽海”
2024-09-19
蘇秉琦:治學育人,“滿天星斗”
2024-09-17
堅守三尺講台 潛心教書育人
2024-09-12
“不停歇的思索”是他給我上的第一課
2024-09-10
他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
2024-09-10
他的言傳身教讓我終身受益
2024-09-10
1
2
下一頁
教育銳評
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
透視研學游的“冷”與“熱”(人民時…
讓科研工作者潛心研究
找到自己的“人生坐標”(大家談·選…
讀懂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更高期待
從錄取通知書的“語病”說開去(有事…
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(人民時評…
期待更多“實驗室一切險”(微觀)
讀懂職普融通的“人才密碼”(評論員…
本網原創
專訪王成善院士:讀懂深地“芯”聲
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鄔小撐:鍛造強師隊伍…
2025年京藏兩地最美家庭交往交流交…
中國音樂學院大學生記者團赴浙江開展社…
從大運賽場到全民健身,青春力量在躍動
汲取“八一精神”中的奮斗力量
研究表明:我國本科職業教育呈現深化研…
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“嬰兒期”演化…
跨越八千裡:青春西行,大愛生根
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在珠海舉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