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
人民網>>教育

兒歌,點亮童年夜空的星辰

金 波
2025年08月22日08:47 |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小字號

 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,媽媽朗誦民間童謠的聲音很是悅耳。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童謠的聲音大於內容,孩子可以不懂唱的是什麼,但那韻律與節奏足以感染我們。培養孩子熱愛母語,最有趣的教材莫過於此。因此,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兒童文學創作時,我就認定兒歌在兒童文學中有著特殊的藝術價值。這種訴諸聽覺的文學,以聲音之美“先聲奪人”,直接、快速、強烈,像音樂一樣直抵心靈,進而長久保存在記憶深處。

  趙霞的這本兒歌集,便打開了這個“先聲奪人”的匣子。書名“北斗在天”以悠揚的開口音韻,渲染出一種遼闊的詩意,寄寓著孩童仰望星空時的好奇與向往。兒歌的單元名也充滿音樂感和游戲性,全然符合一個孩子的性情——“蘋果樹下過家家”,是天真的日常﹔“瓜兒藤上不結瓜”,是打破常規的想象﹔“蕩到雲上看小鳥”,是無拘的探索,無不透露出作者自然、自在、自由的情致。這樣的情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的藝術風格。

  為孩子們創作兒歌,我們時常借鑒民間童謠。在形式音律上,《北斗在天》就很好地汲取了傳統童謠的藝術養分。《桃花開》《屋檐下》等兒歌,日常天然,朗朗上口,可以讀出傳統童謠典型的聲韻、意趣。但在今天,兒歌的創作似乎也有了更加豐富的題材。我們環顧一下自己所處的大千世界,除了花草樹木、鳥獸魚虫等自然萬物,還有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圍繞著我們。《蛟龍出海上》《高鐵高》等兒歌便是這樣敏銳、新鮮的嘗試,它們透過孩童之眼,輕巧地觸發了當下的新事物、新領域、新題材,字裡行間又不乏親切率真、愜意快活,令人欣喜。

  古人稱童謠是“天地之妙文”。我想,這妙就妙在它不訓誡、不說教,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態,給孩子一個快樂的表情。趙霞的《北斗在天》正付出著這樣的努力。我想說,兒歌創作是一項充滿愛與智慧的事業,願這些兒歌如北斗星辰般點綴於童年的夜空,伴隨孩子們走過歲月長河,成為一生中最柔軟、最明亮的記憶。

  (《北斗在天》:趙霞著,陳天雪繪﹔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。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22日 20 版)

(責編:郝孟佳、李昉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推薦閱讀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