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
人民網>>教育

“中山大學”號開展國內首次雙深海無人裝備同船作業

2025年08月22日08:32 | 來源:光明日報222
小字號

原標題:“中山大學”號開展國內首次雙深海無人裝備同船作業

日前,“中山大學”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從廣東珠海啟航,前往南海海域開展海試和科學應用試驗。

據介紹,此次航期25天,將開展6000米級深海無人遙控潛水器(ROV)“海琴”號首次深海試驗,實現科考船對深海科研目標的精確定位觀察和樣品獲取。“海琴”號深海ROV加裝於“中山大學”號科考實習船船體。這套ROV針對深海探測場景研制,具備自動定向、懸停定位、自動巡線等智能作業能力,搭載高清攝像機、多功能機械手、高分辨率側掃聲吶、探測傳感器,補足此前“中山大學”號定位、獲取水下科研目標精度不高的短板,為立體化開展深海科學研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。

本航次領隊、中山大學海洋科學考察中心探測技術總工程師崔運璐介紹,此次進行的“海琴”號全系統深海試驗,將驗証各項技術指標及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,海上現場還會開展ROV專業操作團隊培訓,為設備后續常態化應用奠定基礎。

6000米深基本覆蓋了全球85%的海洋,裝配“海琴”號,使“中山大學”號跨入我國少數擁有6000米級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,可近海底長期開展海洋環境調查、生物多樣性調查、新物種發現、基因獲取等深海科考工作。

據悉,本航次同步執行“海斗一號”深海科學應用任務,開展多學科的海底採樣。該任務是由中山大學承擔的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課題,“海斗一號”是全海深自主遙控無人潛水器(ARV),最大工作深度達11000米,可實現自主、遙控及混合模式操作,水下連續作業時間可達12小時,具備海底地形探測、參數測量與取樣能力。

本航次“海琴”號、“海斗一號”兩套深海無人作業系統的同船作業,是國內首次兩套不同深度、不同功能的深海無人裝備同船作業,將為“中山大學”號科考船構建多樣化深海任務安全作業流程提供重要實踐依據。

“航次將圍繞南海北部陸架坡折斷裂帶、海底麻坑形成機制、中沙海台上升流與生物群落演替、人工鯨落等開展科學應用研究,利用‘海琴’號和‘海斗一號’獲取南海多個工區的海底樣品、高清圖像及海洋環境數據,助力提升我國深海裝備技術水平,推動我國深海地質、生態與氣象等領域的科學研究。”本航次首席科學家、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蘇明說。

據了解,“中山大學”號是目前國內設計排水量最大、綜合科考性能最強的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,自投入使用以來持續深耕深海探測領域。據悉,截至2025年7月,該船已執行23個科考航次(段),累計出海488天,航行約56982海裡,超過1700人參與航次任務,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與裝備試驗提供了堅實支撐。

(記者 雷愛俠 吳春燕 通訊員 鄭鈺)

(責編:李昉、郝孟佳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推薦閱讀
返回頂部